一个成功的交易策略,不仅仅在于何时入场,更在于何时不该入场。专业的交易员会主动规避那些高风险、低胜率的“垃圾时间”。今天我们就来为我们的EA安装上两套至关重要的“风险过滤器”,教会它这项宝贵的交易纪律。
我们将在下单前的最后一步,执行这套“开仓前最终检查清单”。
过滤器一:资金安全“熔断机制” —— 最低净值检查
这可以被看作是你账户的终极“熔断开关”。它不是策略的一部分,而是凌驾于策略之上的最高资本保全规则。你作为账户的主人,为EA设定一条资金底线。一旦账户净值因为连续亏损而跌破这条底线,熔断机制触发,EA将自动停止所有新的开仓活动。
这相当于告诉EA:“停下。我们已经触及了本次出征的‘最大容忍亏损’。现在是时候休整和反思,而不是冒着更大的风险试图翻本。”
实现方法: 我们通过一个外部变量MinimumEquity
来设定这条“生命线”,并在下单前,用AccountEquity()
函数获取当前账户的实时净值进行比较。
// 外部输入变量
extern int MinimumEquity = 8000; // 允许交易的最低账户净值
// 下单逻辑段
if(AccountEquity() > MinimumEquity) // 如果当前账户净值大于最低要求
{
// 此处执行下单操作
}
else if(AccountEquity() <= MinimumEquity) // 如果当前账户净值不满足最低要求
{
Alert("当前账户净值低于设定的最低值!订单未能发送。");
}
过滤器二:交易成本“红灯”—— 最大点差过滤
点差,是我们为每一笔交易支付的“过路费”。在正常时段,这笔费用很低。但在新闻数据发布、市场开盘收盘等流动性稀薄的时段,点差会急剧扩大,这时的“过路费”可能会飙升到平时的5倍甚至10倍。
在如此高的交易成本下,再好的交易信号也可能变成一笔“出门就亏”的交易。点差过滤器,就是我们EA的“实时路况App”,它会检查当前的“过路费”,如果费用过高,就果断选择“暂不出行”。
实现方法: 我们用外部变量MaximumSpread
来设定可接受的最大点差,然后用MarketInfo(Symbol(), MODE_SPREAD)
来获取实时点差进行比较。
学长避坑指南:点差的单位是Point! 请务必再次回忆我们关于Pips和Points的区别!MarketInfo()
返回的点差,其单位是Point。在5位报价的平台上,1.5 Pips的点差,函数会返回数值15
。所以,你的外部变量命名最好是MaximumSpreadInPoints
,并注释清楚,避免用户产生误解。例如,你想限制点差在2 Pips以内,那么MaximumSpreadInPoints
就应该设置为20
。
组合检查:构建完整的“开仓前检查清单”
在实战中,我们会将所有过滤条件组合在一起,形成一道严密的“防火墙”。
// 外部输入变量
extern int MaximumSpread = 5; // 允许交易的最大点差 (例如,5个点)
extern int MinimumEquity = 8000; // 允许交易的最低账户净值
// 组合检查逻辑
if(AccountEquity() > MinimumEquity && MarketInfo(Symbol(), MODE_SPREAD) < MaximumSpread)
{
// 当净值和点差均满足条件时,执行下单操作
}
else // 如果任一条件不满足
{
// 分别检查是哪个条件未通过,并给出精准的提示
if(AccountEquity() <= MinimumEquity)
{
Alert("当前账户净值低于设定的最低值!订单未能发送。");
}
if(MarketInfo(Symbol(), MODE_SPREAD) >= MaximumSpread) // 注意此处应为 >= (大于或等于)
{
Alert("当前市场点差高于设定的最大值!订单未能发送。");
}
}
在上面的代码中,我们用&&
(逻辑与)将两个条件连接起来,只有当所有条件同时满足时,EA才被允许进入下单环节。如果任一条件不满足,程序会进入else
分支,并进一步判断具体是哪个过滤器发出了“红灯”信号,从而给用户一个清晰明确的反馈。
教会EA在不利环境中“按兵不动”,和教会它在有利时机“果断出击”同等重要。这种基于规则的交易纪律,是让你的EA从一个单纯的信号执行器,进化为成熟、稳健的交易系统的关键一步。
评论前必须登录!
立即登录 注册