保持敬畏之心
交易是一场持久战

损失厌恶:一场交易员与原始大脑的永恒战争

#金融市场里的金科玉律

这些年加过很多好友,也见过无数种交易死法,但最令人扼腕叹息的,往往不是那些被黑天鹅一波带走的新手,而是那些明明拥有了一套不错的交易系统,却在执行环节动作变形,最终资金曲线像过山车一样归零的老手。

让我们来复盘一个无比熟悉的场景。

你依据供需法则在支撑位挂了一张多单,行情如期启动,账户瞬间浮盈五百美金。

此时你的心跳开始加速,多巴胺疯狂分泌,你的手指悬在平仓键上方微微颤抖。

脑子里有个声音在疯狂呐喊:落袋为安吧,万一回调了怎么办?赚到口袋里的才是钱。

于是你急匆匆地平仓了,赚了五百块,心里美滋滋的。

然而就在你平仓后的半小时内,行情像脱缰的野马一样继续狂奔,如果当初没跑,现在的浮盈应该是两千美金。

你开始懊恼,拍断大腿。

紧接着,你为了追回错失的利润,反手做了一笔空单。

但不幸的是,这次你做错了,账户浮亏五百美金。

奇怪的是,这一次你并没有像刚才那样急着操作。

你看着那个红色的数字,心里反而生出一种莫名的侥幸和顽强:它只是暂时的回调,一定会跌回来的,我不能就在这里认输,现在平仓就是实实在在的亏损了。

结果你选择了扛单,直到浮亏变成了五千美金,被强平出局。

为什么我们在面对五百美金的盈利时像个胆小的兔子,而在面对五千美金的亏损时却像个视死如归的勇士?

这种行为在逻辑上是完全荒谬的,但在心理学上,这就是损失厌恶。

简单来说,损失厌恶是指人们面对同样数量的收益和损失时,损失带来的痛苦感要远远大于收益带来的快乐感。

心理学家经过大量实验量化了这个比例,大约是2.5倍。

也就是说,你亏损100块钱所产生的心理阴影面积,需要赚回250块钱才能抚平。

这就是为什么我们在交易中总是倾向于截断利润,让亏损奔跑。

在这里,我们需要极其小心地将损失厌恶与另一个常被混淆的概念—风险厌恶区分开来。

很多人认为不敢交易就是损失厌恶,其实不然。

风险厌恶是指你因为害怕不确定性,从而彻底拒绝参与游戏,比如你宁愿把钱存在银行吃极低的利息,也不愿意进入股市。

而损失厌恶是,你已经坐在了牌桌上,你愿意承担风险,但你极其抗拒兑现那个负面的结果。

风险厌恶让你不敢开始,而损失厌恶让你无法结束,对于交易员来说,后者显然更为致命。

在实战交易的修罗场中,损失厌恶的危害往往披着稳健的外衣,最典型的误区就是高胜率陷阱。

很多交易员,尤其是刚接触量化或者EA开发的朋友,对胜率有着近乎病态的痴迷。

他们设计的策略,止盈只有10个点,止损却高达100个点,或者干脆不止损。

为什么?因为这样可以人为地制造出极高的胜率,这在心理上非常舒适,因为90%的时候你都是对的,你享受着频繁的盈利带来的多巴胺奖赏,你的损失厌恶得到了极大的抚慰。

但这是一种温水煮青蛙的自杀行为。

这种策略本质上是在用巨大的潜在风险去换取微薄的心理满足感。

你在顺势时像蚂蚁搬家一样一点点积累利润,不仅累而且效率极低。

而一旦遇到一次极端的单边行情,损失厌恶会让你死死抱住那笔错误的单子不放,直到那一笔亏损吞噬掉你过去一年的所有努力,这就是典型的吃如麻雀,拉如大象。

另一个深层的误区体现在我们对浮盈和浮亏的双重标准上。

在大多数人的潜意识里,浮盈被视为已经属于我的钱,所以任何回调都被视为一种损失,触发了损失厌恶,导致我们拿不住单子;而浮亏被视为“还没发生的损失”,只要我不平仓,我就没输,这种心态导致了死扛。

这种心理账户的错位,是导致盈亏比崩坏的罪魁祸首。

那么作为一个致力于长期生存的职业交易员,我们该如何破解这个刻在基因里的诅咒?

首先我们必须在策略设计层面就进行反人性的架构,强制设定一个至少1:2甚至1:3的盈亏比。

这意味着,胜率可能只有40%甚至更低。

这在心理上是反直觉且痛苦的,因为我要忍受大部分时间都在止损,但正是这种设计强迫接受小亏是常态,而大赚是补偿。

把每一次止损看作是经营生意的进货成本,而不是个人能力的失败,当你的世界观里亏损不再是错误,而是成本时,损失厌恶的毒性就被中和了一半。

其次进行物理隔离。

设定好进场、止损、止盈,然后关掉屏幕,眼不见心不烦。

当你切断了实时的视觉刺激,你大脑中的杏仁核就不会频繁触发恐惧信号,你的理性前额叶才能重新掌管局面。

这也是为什么很多老手总是劝:远离市场。

损失厌恶的存在,本质上是人类在数百万年进化过程中形成的一种生存机制。

在远古时代,失去一天的食物可能意味着死亡,而多获得一天的食物并不意味着能活得更久。

所以我们的大脑被编程为对坏消息更敏感,但在金融市场这个现代产物中,这套古老的生存机制反而成了我们的催命符。

我们无法通过意念消除损失厌恶,就像我们无法消除痛觉一样,但我们可以通过建立更高维度的认知体系来驾驭它,这个体系的核心叫做概率思维。

当你真正从内心深处接受了交易是一个概率游戏时,单次交易的盈亏就不再重要了。

你不再关注这一笔是赚是赔,你关注的是接下来一百笔交易的分布。

当你把时间拉得足够长,单次的损失就失去了它的情感重量,它只是统计学上的一个样本而已。

我们还要学会一种叫做分离的能力,把你的自我价值感与账户资金分离开来。

亏损的是钱,不是你的人格,承认一笔交易失败,仅仅代表市场在这个时刻没有站在你这边,并不代表你是一个失败者。

在这个充满诱惑与陷阱的市场里,能够克服损失厌恶的人,都是真正的勇士。

他们敢于在利润奔跑时忍受回撤的煎熬,敢于在判断错误时挥刀断臂。

他们明白,痛快地输,是为了痛快地赢。这不仅仅是交易的智慧,更是人生的修炼,放下对不亏的执念,你才能拥抱大赚的可能。

赞(0)
未经允许不得转载:图道交易 » 损失厌恶:一场交易员与原始大脑的永恒战争
分享到

评论 抢沙发

登录

找回密码

注册