你一定见过这样的场景:一个喝醉的人从酒吧里摇摇晃晃地走出来。
他下一步会迈向哪里?
是左,是右,还是往前?
没人知道。
他上一刻的轨迹,对他下一秒的落脚点几乎没有任何预示作用。
这个看似有些滑稽的画面,就是金融界最具争议的理论之一——“随机漫步理论”最生动的写照。
这个理论的核心观点非常刺耳:它认为,股票或外汇在任何时刻的变动,都完全独立于其过去的所有变动。
换句话说,价格的下一步走向,就像那个醉汉的脚步一样,是不可预测的,是随机的。
这个观点一旦被推演到极致,其结论是颠覆性的。
如果价格的波动真的是随机的,那就意味着所有试图从历史图表(K线、形态、趋势线)中寻找规律的技术分析,都不过是在仰望星空,强行连线罢了
我们看到的所谓头肩顶或Pinbar,可能和我们在云朵中看到一张人脸的概率没什么两样。
这正是有效市场假说的基石。该假说认为,在任何一个时间点,市场价格都已经充分反映了所有已知的、可获取的信息。
因此唯一能让价格变动的就是新信息,而新信息,比如突发的新闻、天灾、战争的到来,本身就是随机且不可预测的。
所以价格的波动自然也就是随机的。
按照这个逻辑,一个拿着报纸蒙眼射飞镖的猴子,其选股的长期收益,理论上会和一个钻研K线图多年的资深分析师不相上下。
那么,这对我们这些每天沉浸在K线图里,试图构建交易系统的实战交易员来说,到底意味着什么?
是不是我们所有的努力,包括对价格行为、供需关系的分析,都毫无意义?
这正是一个实战员需要辩证看待的地方。
我们必须承认,纯粹的随机漫步理论在现实中并不完全成立。
市场显然不是一个100%的随机发生器。
如果真是那样,我们就永远看不到趋势的存在,也无法解释由人类集体情绪(贪婪与恐惧)驱动的泡沫与崩盘。
市场更像是一个被牵着绳子的醉汉,短期看他的脚步确实杂乱无章;但长期看,他还是会跟着那个清醒的牵绳人移动。
但这个理论对我们的价值,恰恰不在于它是否全对,而在于它给我们敲响了警钟。
对于一个交易员而言,随机漫步理论是最好的清醒剂和谦卑剂。
它迫使我们从我是预言家的幻梦中醒来,承认一个基本事实:市场在很大程度上是不可预测的。
一旦你从内心深处接受了这一点,你的交易世界观才会发生质变。
你才会明白,为什么我们要把风险管理(止损、头寸计算)置于交易体系的绝对核心。
因为当你无法100%预测对错时,你唯一能控制的,就是当你“错”的时候,你最多会输多少。
随机漫步理论,恰恰就是“风控大于预测”这个理念最硬核的理论支撑。
它也让我们不再执着于追求那个能预测一切的圣杯EA或指标,而是转向概率和期望值。
我们的工作,不是去预测下一次行情的100%,而是去寻找那些概率天平略微向我们倾斜的优势时刻,然后用严格的风控去熬过那些随机性带来的必然亏损,等待我们认知内的盈利(正期望值)发生。
所以下一次当你试图预测市场时,不妨想想那个醉汉。这会让你立刻把注意力从猜顶猜底拉回到“我这一笔的风险是否可控”上。这也许就是随机漫步理论对一个实战交易员最大的贡献。

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