本篇接上一篇也就是Pine Script(60),继续聊一下代码配置和手动配置,配置Pine策略就像调校一辆赛车。
我们有两种方式:一是代码配置 (strategy()
函数)。这是策略的出厂设置或默认参数,你在这里定义策略的核心、可靠的基准参数,比如交易成本、初始资金等。二就是手动配置 (图表界面的设置):这是你根据当前情况做快速微调,它让你无需修改代码就能快速测试新想法。
核心法则:手动设置永远覆盖代码设置! 理解这一点至关重要,你在界面上做的任何改动,优先级都高于代码里的原始设定。
一个专业的工作流程是:先用strategy()
函数在代码里设定好一套最接近真实的默认参数,保证策略的基准是可靠的。然后在日常研究和测试中,灵活运用手动设置去探索各种“What-if”的可能性。
要进行手动微调,首先需要打开设置窗口。最常用的三种方法是:
- 点击图表上策略名称右侧的齿轮图标
- 在策略名称上右键或左键单击,然后选择“格式…”
- 直接双击策略在图表上绘制的任何图形(比如均线、背景色等)
下面这张表,清晰地展示了strategy()
函数里的代码参数与手动设置界面选项的对应关系,你可以把它当作一份速查手册。
有几个参数是设置仪表盘上没有的,它们只能在代码的strategy()
函数中进行一次性设定:
title
:策略的名称,这是唯一必填的参数,无法手动更改。max_bars_back
:设定策略计算所需的最大历史K线回溯数量。通常系统会自动估算,仅在极少数复杂策略中需要手动指定。
总结
现在你应该对代码和手动设置的关系有了清晰的理解,记住这个最佳实践工作流:
- 用
strategy()
函数构建你的“默认设置”:把所有核心的、模拟真实环境的参数(如手续费、滑点、初始资金、保证金模型等)都在代码里定义好,这保证了你的策略无论加载到哪张图表,都有一个专业、可靠的起点。 - 用手动设置进行快速探索和微调:当你需要测试不同仓位大小、不同加仓次数或不同货币对策略的影响时,使用手动设置。它能让你在几秒钟内看到结果,而无需反复修改代码。
把代码当作策略的地基,把手动设置当作灵活的装修,两者完美配合,才能发挥出Pine策略最强大的威力。